前几天看了个电影叫“一步之遥”,觉得这电影挺无趣的,先不论是谁编剧谁导演谁主演,从我走进电影院满怀期待那一刻到电影散场出字幕,整个过程我没有满足感,反而要么是觉得拧巴,要么是觉得昏昏沉。
这是我的第一印象和感觉,所以我觉得这个片子不是个值得推荐的片,起码是不符合我个人的口味的片子。有的电影看完之后有强烈的意愿去看影评,一方面帮助自己理解片子,令一方面可以看别人解读的跟自己异同的见解,反复玩味,这是观影的后续乐趣,前提是这部电影足够吸引人。而看完“一步之遥”我连看影评的兴趣都提不起来。
后来在知乎看到有个人发了篇回答,大概是说 看“一步之遥”觉得不好看的都是蠢蛋。我突然怀疑自己真是个蠢蛋,所以怀着求知若渴、正视缺陷的心看了些此影片的影评,发现影评人们大致分两个派别:一派就说这片真是超级牛逼,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另一派就说这片超级烂啊,姜文江郎才尽了啊。
后来我又悟了一两天,找到了关于蠢蛋问题的答案,那就是:
电影本质上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作品的评价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一百个人眼里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只接受赞美不接受批评是肤浅的。
裸体的皇帝偏有人说他穿着衣服,还说看不见衣服的人是智障,还偏有人就怕自己是智障非得附和着说有衣服。
愚以为,“一步之遥”处处是彩,却也是毁在了处处彩。
之所以在影院有的观众睡着,有的早退,跟情节张弛无度,故事抓不住重点有很大关系。再后来看看影评,“一步之遥”一共9个编剧!之前宣传的时候声称“一步之遥是9个编剧编出来,6个主题,相当于10部电影…”我想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故事的一盘散沙,处处是高潮而造成影片没高潮。
作为电影核心工作者,最基本素质就是会讲故事,你得先把故事先说清楚了,说得有声有色,说得比唱的好听了,说得主次分明,有松有紧了,才能让观众投入情绪,投入情绪才有机会让人进一步接纳、赞赏。试想九个不同风格的编剧去共同完成一个剧本,任你再有回春妙手,如何能把碎片拼凑一新?
有的人说,姜文电影的风格就是隐喻丰富,艰涩难懂,得看个几遍才能明白他的高明之处。曾几何时我也赞同这种观点,直到我看完“一步之遥”,想了几天觉得这种评价很扯,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姜文电影其实就是在自己打造品牌,追求风格化,为了隐喻而去隐喻。”
我觉得这是卖弄,不是高明。
电影创作虽然是自由的,但别动不动扯上政治
好像姜导从第一部电影开始,就喜欢上了在电影里暗藏点政治隐喻,“阳光灿烂的日子”扒了文革,“鬼子来了”搞民国性,“太阳照常升起”又说文革,“让子弹飞”则玩革命者忧郁,这个“一步之遥”也在有意无意地暗指、嘲讽时政。这好像成了姜导的快感来源,“我拍完电影,把你们都骂了,你们还得掏电影票钱。”
这真没什么意思,电影不应该是表达政治诉求的工具,如果你有本事,就自己卷起袖子做些实实在在能改变你觉得不满的事,还有很多无辜观众花自己辛苦赚来的钱是希望看一部纯粹的电影的,而不是看你炫耀你的技术,不是崇拜你能躲得过审核,不是作为你政治诉求的传播体,这怎么对得起从影工作者的职业道德?
如果没有话讲,最好什么话也别说,不要觉得把别人经典抄过来就成“致敬”
“一步之遥”里台词非常多,估计归功于九个编剧,看完整个电影似乎没有哪句话是特别印象深刻的,单独把每段话摘出来都挺精彩,但是把所有话放一块儿,似乎难以形成一个整体,颇有各说各话的感觉。昆汀·塔伦蒂诺的电影一般台词也多,但真正做到了每句话都不是废话,都往同一个点上去推动情节。
这部电影同时在向很多国内外著名电影“致敬”,比如开场抄“教父”,中间抄“2001:太空漫游”,大月亮生怕别人不知道是最早期电影始祖乔治·梅里爱的,“刺杀神枪手”里的舞台戏,“了不起的盖茨比”开车不看路,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罪恶之城”,“唐吉柯德”甚至泰坦尼克号。久石让的曲子被姜文玩坏了,在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里都用,到了一步之遥,还用。
以前看见“致敬”这两个字觉得还挺文艺的,现在敬致的多了,觉得这是一种挺不负责任的推脱,打着大师们的经典的幌子,免费用到自己商品上来企图赚钱,还跟人说我那是在跟大师们“致敬”!人家用得着你致敬吗?电影人不思进取没有创新就直接承认了吧,没话找话说,无病呻吟还找大师经典来当护体——“你可别批评,这是某某大师的手法”,以后千万别叫致敬了,还是老老实实叫抄袭吧,我真看不出这么模仿抄袭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在电影里反复强调电影的历史,强调电影工艺、电影工业,只会让人觉得浮夸和不代入,绝不会给电影加分
一步之遥的故事原型就是几个大学生把一个花花公子之死故事拍成电影,然后还热卖了,估计姜导也是看中这一点,干一行爱一行,电影里讲电影对姜导来说得有多痛快啊!所以在电影里,多次提到“中国的卢米埃尔”“火车进站”,出现默片,出现梅里爱的停机续拍,堂吉柯德的大风车,演员们时不时还在电影台词里讨论剪辑技巧对角色的塑造多么重要(库里肖夫效应)。
我擦姜老师我怎么觉得有种买了张电影票去听您给上课的感觉呢?还能好好看电影吗?对有电影知识的人也还算了,您这是发行到社会上给大众的娱乐消费品,你跟人扯乔治·梅里爱,扯卢米埃尔,扯库里肖夫效应?这样真的好吗?对您那支离破碎的情节真有帮助吗?除了炫耀您受过电影专业教育,还有其他作用吗?
真想着重玩隐喻,也请披上一层好看的外衣
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其实也是一部很自我的电影,而且隐喻埋藏颇深,但是从剧情和画面来讲,这部电影对观众是很负责任的,你想看“奇幻漂流”那它就是一部奇幻电影,带你去冒险体验各种奇幻,你想深究其中含义,它也能自圆其说告诉你一个惊悚的人性阴暗面的故事,把大众的口味都顾及到。
但相比之下“一步之遥”就没有考虑普通观众,用自信到歇斯底里的口吻去告诉观众,我这是在隐喻,我说的故事有另一层意思,但我就是不说明白,我卖的关子特别香,我也不让你看得舒服。
谈情怀同时想赚票房,马走日还是个孩子
据说“一步之遥”耗时四年,投了三个亿,投资方巴望着这电影能赚二十亿,就在这种压力下,姜文的团队竟然玩起了自我,玩起了情怀,开场就掉书袋“To be or not to be?”,令人反感的自顾清高,一副老子拍爽了就行,你们看不懂不要紧,你们看到就行的嘴脸,观众是你的衣食父母,你却打着虚假预告片自己玩深沉玩文艺把衣食父母晾一边,对得起投资方?对得起观众吗?这样合适吗?观众给个差评,姜导还不乐意了,真把自己当成了片中的“马走日”,说观众们都是反派王大王,是不分善恶勾起群众怒火自己获利的坏蛋,不得不说所有人当中,就导演自己还挺入戏的,马走日说自己是个孩子,姜导也还只是个孩子,他不知道艺术原本就是源自于普通人,如果脱离了普通人,拔太“高”了,没人欣赏的“艺术”就只能剩自己顾影自怜了。
过度解读的观众在助长歪风
看到好多观众影评里面的天马行空,不禁让我想起一个笑话,曹操写了“一盒酥”在一盒酥上,结果杨修揣摩了半天,觉得这是“一人一口酥”,把酥和众人分吃了,古时候曹操挺血性,之后就弄死了杨修,但是现在的“曹操”们似乎很乐意见到别人过度解读自己的意图,不但不生气,还拿解读出来的内容来脑补自己,拿圆珠笔乱涂几个圈,会有人崇拜地称赞“后现代”“毕加索”…能煞有介事地扯出一堆专业名词来,而曹操总是笑而不语,顶多会说个“我的电影是开放式的,欢迎大家(过度)解读!(别批评就好了,批评的人都是看不懂。)”
无论如何,还是应该感谢有姜文这样的导演出现,有姜文电影这样的电影在市场上出现。我们可以批判电影,但不能抹杀电影,正是因为百花齐放的艺术氛围,才能催生出更多优秀的电影,假如没有姜文,那观众去电影院就只能看到“小时代”“智取威虎山”“富春山居图”“无极”这种电影了。
@声色本作品采用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 (CC BY-NC-SA 4.0)进行许可.
2 评论
哈哈
2015年2月2日不错的文字
DukeYin
2015年2月6日谢谢